9月3日,记者从“推动安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镇宁自治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镇宁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委“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市委“1558”发展思路和县委提出的农业现代化“一二三四”发展思路,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奋力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聚焦底线任务,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精准识别认定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落实精准帮扶,对监测对象帮扶坚持精准施策;聚焦“两业”收入制定帮扶措施,扎实推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实施“3 1”保障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
聚焦产业振兴,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促农增收。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前提下,全力推动蜂糖李、肉牛、小黄姜、生态渔业四个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蜂糖李产业方面。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培育标准化示范农场等方式,抓好前端的种源培优、品质提升,后端的产品标准制定、市场品牌体系建设、价格体系培育和目标市场拓展等方式进一步深化蜂糖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招大引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落地发展,着力解决蜂糖李、樱桃等精品水果的季节性销售时间短的难题。积极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就业、发展农业产业增收。在肉牛产业方面。抢抓政策机遇,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思路,紧盯肉牛产业扩群增量,用好省外引牛补贴、产业奖补、“28安心养”等政策,扶持小散户、脱贫户等群众发展肉牛产业,2024年投入产业奖补资金2477万元,带动脱贫户发展肉牛产业4954头、引导养殖企业和小散户采购省外牛只4500头。在小黄姜产业方面。依托黔棠姜深加工企业,大力推广“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保证农户产品收购,进一步拓宽农户种植小黄姜的销售渠道。在生态渔业方面。扩大养殖规模,充分利用镇宁自治县丰富水资源,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务工就业增收。
聚焦“两改两治理”,推进宜居和美乡村建设。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建设目标,强化村庄规划建设,充分挖掘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板袍、弄染等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巩固提升宜居乡村创建成果,推动农村污水、农村垃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工程、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工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同时,深化“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持续整治乡村陈规陋习;统筹利用和盘活辖区内各类 资源,用活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整合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帮扶资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来源:天眼新闻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