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60017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永州市|祁阳: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大国粮仓

永州市|祁阳: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大国粮仓

2022-10-21 13:57      点击量:218  评论(0人参与)
 

粮稳天下稳,粮足百姓安。党的十八大以来,祁阳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粮食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蒸蒸日上。经过十年发展,该市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站上55万吨的高点平台,牢牢稳固祁阳农业大市的地位。


这些年,祁阳立足市情实际,扎实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3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5万亩,总产587473吨,总产值153465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加8.02%、8.79%、11.23%,人均增收725元,总产实现“十八连丰”。茅竹镇柏斌种植水稻已经有12年了,2008年从广东返乡承包了80亩土地种植水稻,从此跃入“农门”。谈及十年种地的变化,他概括为“增产增收、省时省力”。告别以往耕作繁重的体力劳动,像化学除草、飞机打药、自动化灌溉、自动化收割等田间耕作管理方式更是层出不穷,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全程机械化让他感受到种地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这十年,祁阳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有机衔接,着力打造“高产田园、美丽庄园、幸福家园”。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8.0904万亩中,截止2022年项目累计总投资79623.78万元,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3.4037万亩,八宝镇上百里村,今年5月建成了高标准农田项目投入使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多的机械装备能在田间大展身手,不仅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还能防汛抗旱,确保粮食生产丰产增收。


这十年来,祁阳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建设美丽乡村,通过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成功入列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市,农村处处焕发出人文和谐、宜居宜业的新气象。全市累计拆除农村危房空心房730万平方米,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完成改水8.9万户,建成乡村文化小游园189个;建设休闲农业企业经营主体95家,星级农庄10个。在观音滩镇新钢铁村,村里一台挖机正在整理土方新建小游园,这几年新钢铁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钢铁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崭新一片的绿园,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村环境也发生了大变样,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这十年,祁阳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出“四扶四建”激发内生动力,开展“三好三出”消费扶贫构建长效机制,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使命,7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4954户80248人稳定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53元,较2012年增加9237元,增长幅度达104.77%。在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冬瓜基地里,脱贫户肖友民正在忙着除草、清沟、放水,肖友华2017年依靠村里的扶贫车间学习种植技术,不仅自己种植了50亩的西瓜,还带动周边百姓一同致富,在周边树立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


这十年,祁阳市农机装机877352千瓦,比2012年增加46930千瓦,农机耕种率达到56.8%,比2012年增加13.2%,其中:全市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76.78%,比2012年增加45.2%。通过大力培育“两茶一柑一菜”特色产业,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21个,年出栏生猪90万头以上,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信息化4G网络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民群众拥有了更多、更实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对因虚假信息而产生的任何纠纷负责 , 我们欢迎您举报不实信息 , 共同建立诚信网上环境。

企业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孵化场地内 联系电话: 18645177771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春耕夏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安备案:黑ICP备2022009118号-1